国家安全 共同守护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召开“”国家安全 共同守护”主题班会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023年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指示要求,提高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召开了“国家安全 共同守护”主题班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我国国家安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意义是什么?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方针政策。
(二)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制度,将国家安全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突出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专门机关的任务,而是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三)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法普法宣传活动。《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集中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便于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做为学生,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生活中节约用水,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或非降解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保护野生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就是做到保护生态安全。增强文化自信就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使我们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认真学习母语,规范书写汉字,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不盲目跟风,不崇洋媚外,积极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法治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为构建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