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学龄人口持续减少、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供求关系日益宽松,我们应当更有条件实行更为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然而,现实却依然严峻,小学生的升学和择校竞争异常激烈,学业负担沉重,身体素质下降,乃至自杀事件频发,令人痛心不已,并十分困惑。在我看来,这一现实深刻地揭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普及教育、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时代,进入了互联网和学习化社会,但我们的教育的“软件”依然是旧的,学校内在的价值和制度安排,依然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是需要加以更新和改造的。
毫无疑问,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是社会性、制度性的原因,如独生子女政策、高考竞争、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等等;但与此同时,家长的非理性和一些陈腐观念,也在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当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时,家庭教育的功能却被极大地异化了,家庭不再是发现和帮助儿童的人格养成、个性发展的“避风港”,而成为学校和家长合谋的“第二战场”。学校用分数排名和“家校通”的时时控制,使家长心甘情愿或不情愿地沦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家长需要警惕和改善的方面很多,但对儿童最具杀伤力的,我以为主要是以下两种。
一是“疯狂母亲”的集体焦虑和恐慌。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商业蛊惑,她们不惜用高负荷的课外学习压榨儿童的身心,将他们置于“五加二,白加黑”的严酷生存状态之中。她们的许多行为与“虐童”无异,却有一个崇高的借口:为了孩子好。须知,我国的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超过30%,高考录取率全国平均达到了73%以上,许多大中城市的优质中小学超过了50%,但她们绝不会降低目标,只瞄准极少数重中之重的“牛校”。许多学生最终病倒、累倒在“起跑线”上,还有许多拔苗助长、金光闪闪的“牛孩”似乎赢得了名校竞争,却并不一定能够走向成才的终点,犹如在马拉松赛中头几圈的领跑者一样,最后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很多父母直到最终失去孩子,或者孩子的身体、精神和心理严重受损不得不休学退学、或者孩子违法犯罪时才悔之不及,才认识到分数和学历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拥有一个鲜活、健康、善解人意的孩子——哪怕他只有一个平淡而正常的人生——本身是莫大的幸福。
必须认识,在外在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家长仍然是可以有选择的。破除“起跑线”的恐惧,家长要有一颗强大而坚定的平常心,善待儿童,把儿童当做儿童而不是神童来培养。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说的就是循序渐进、有机成长的常识。需要淡化早教热、培训热,淡化分数崇拜和名校崇拜,意识到超常教育不是提前教育,对儿童而言,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和兴趣、有好奇心、想象力、热爱阅读等等,比那些排名、证书重要得多,那才是全世界通行的、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长会说,这些道理都知道,但还是要逼孩子。支撑这一行为的,是望子成龙、让孩子出人头地、做人上人之类的信条。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一价值观被极大地合法化了,它与所谓的“成功学”合流,将高官厚禄、大房豪车视为成功。这与当今全民教育时代培养现代公民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在“五四”时期即被新文化、新教育所摒弃、批判和改造。
其二是所谓的“丈母娘经济”。让我们正视这样滑稽而糟糕的图景:一方面家长拔苗助长、高压威逼儿童超负荷学习,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另一方面,待孩子进入青年,有可能一展身手之时,则用极端功利主义的庸俗眼光,嫌贫爱富、唯利是图,葬送他们任何探索、冒险的小小追求,断送他们自主的事业和爱情选择,希望他们像50岁的官僚那样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和养尊处优。这样的“天下父母心”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在一个能力取胜的时代,学历和分数的作用是一时的和有限的。没有人关心成龙、邓丽君的学历,也不会打听王石、任志强就读的学校,因为没有重要性。在终身教育、互联网和学习化的时代,一个人真正的本事,是学会学习,是有兴趣,有动力的自主学习。那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可以实现的。而在民主主义视野中的公民教育,需要告别“精英主义”价值。真正的精英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做最大众的事。如同陶行知所说:“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这不是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