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 制作家乡美食 实践创造幸福”争章实践活动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树立和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在我校吹响“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号角后,我校二年级各中队辅导员将“红领巾奖章”与本年级课本、地域特色资源相结合,共同商讨确立了新学期“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中,队员们要争得的特色章——“劳动章”,组织队员们开展以“ 制作家乡美食 实践创造幸福”为主题的争章实践活动。让争章活动既有意义,又不断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为后续的争章活动奠定了基础,有效推动了争章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父母耐心地教给孩子一些做饭的程序、操作要领、方法及烹饪技巧后,让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感受到快乐和信任。各中队队员们纷纷放下书本,站在炉灶旁,不仅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且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这些“小厨神”每人都会一道拿手菜,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果。
第一次下厨的他显得格外淡定从容,淘米、蒸饭、削土豆皮、切土豆丝,一步一步有条不紊,没多久香喷喷的饭菜出锅了。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系上围裙,卷起衣袖,队员们变成“美食小达人”,搓莜面、包包子、焖焖面、秀厨艺……不仅丰富了课后生活,提高了动手能力,更让队员们学会了感恩家人付出,珍惜劳动成果。
制作家乡面食,丰富了队员们的课外生活,学会了从劳动中感受幸福,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是中华民族“家文化”最好的象征。择菜、和面、剁馅、擀皮、捏花边、下饺……一气呵成,队员们品尝着美味的饺子,在享受着辛苦劳作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传承了家风,体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伴随动听的歌声,辅导员们引导队员们以家乡美食为主题,收集家乡美食图片,制作一张小报宣传推广家乡美食,与大家分享。
各中队辅导员们带着队员们进入中国美食世界,直观感受中国美食品种多样,烹饪方法变化多端的特点。通过了解中国的美食,爱上中国的饮食文化,激发队员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赏美食、做美食、宣传推广美食,引导队员们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增强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使队员们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队员们进一步探索中华饮食文化的兴趣。
美食煎炒烹多样,三餐色香味俱全。“北京的豆汁儿,山西的馍,重庆的火锅惹人爱。”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美食,也有五花八门的烹饪方法,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美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将牢记习近平爷爷的教导,在争章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增长才干,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鲜艳的红领巾增添光彩,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