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劳”根基,悦“动”成长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劳动课实践活动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助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强化劳动教育与各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彰显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生活、体验成长、收获快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劳动课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挑战的课程,整理书包虽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却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让他们做事更加有条理,减少了遗漏物品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也是一种锻炼耐心和细心的好机会。
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整理书包还可以带来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一个整洁的书包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学习,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老师和同学。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查找需要的物品!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在这次的劳动课上,孩子们收获满满!
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正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好时节。我校在二年级举办了一场以“巧手叠衣,乐享成长”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
活动开场,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叠衣服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叠衣服的基本步骤。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叠起来。随后,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老师组织了一场叠衣比赛。孩子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叠衣任务。这种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叠衣成果。比赛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能训练,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自理,收获了成长和快乐。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将更加独立、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
鞋带,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连接着鞋子的两部分,使我们能够方便地穿脱鞋子。在我国,鞋带文化源远流长,穿鞋带也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了学生们能了解鞋带文化,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我校特别在三年级开展穿鞋带实践课。
除了系鞋带,三年级的同学还动手制作了精美主题卡片,卡片的主题丰富多彩,款式多样,每一个作品都体现了孩子们的用心和对自己作品的喜爱。除此之外还与英语课本知识相结合,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水果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还能给我们补充许多微量元素。同时,它还能通过组合搭配制作出精美的水果拼盘,使人们得到艺术的欣赏,美的享受。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视为掌上明珠。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合理地、科学地食用水果,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喜好和兴趣,我们确立了“制作水果拼盘“这一劳动课主题。下面请欣赏孩子们的成果展示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生活素材,就是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鸡蛋彩绘艺术作品就是利用自然之美,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表现。为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意识,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针对五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以“绘彩蛋 乐童年”为主题的鸡蛋彩绘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本次劳动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提高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坚定了同学们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会把劳动教育更好的融合到学校的德育体系当中,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让我们一起拥抱未来,不负韶华,并肩前行,共赴远方!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