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活动 > 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清明·春韵"主题美术手工实践活动

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清明·春韵"主题美术手工实践活动

2025年04月02日 10:49:18 访问量:8 作者:李丽

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清明·春韵"主题美术手工实践活动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近日开展了"清明·春韵"主题美术手工实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生通过绘制粘土青团、制作纸杯花、鱼灯、编纸挂件等民俗形式,将清明习俗融入艺术创作,在实践体验中传承文化、寄托情思。  

作品展示

    活动伊始,美术老师以生动讲解搭配趣味动画,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寓意。在"巧手做青团"环节,学生们用超轻黏土模拟青团制作:揉捏"艾草面团",包裹"豆沙馅料",点缀小花纹……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黏土青团跃然桌上。同学兴奋地说:"我要把青团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清明节吃青团是'尝春'的仪式!"  


  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亲近自然的生命教育课。春泥护花,青团寄情。在这场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交响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手工和绘画技艺,更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们纷纷动手尝试,用灵巧的双手将一片片花瓣、绿叶和花枝组合在一起,一朵朵精美的纸花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形。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劳动的价值

    “孩子们的作品充满童趣与巧思,有的用彩纸编出飞舞的蝴蝶,象征生命的美好;有的将青竹与纸花结合,呼应清明踏青的意境。稚嫩的线条间藏着对传统的理解,斑斓的色彩里透出天马行空的创意,每一件挂件都是文化传承与童真表达的交融,让人看到传统手艺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来由和传统习俗,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忻州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民族之花


编辑:师国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第十三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七一北路(开莱社区西) 电话:0350-3121388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