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声安全提醒,多一刻平安相随。
周末安全提醒,如期而至~
祝全体师生家长,假期愉快!
Part.01
谨防溺水
【案例】3月22日,河南洛阳,一名五岁女孩在黄河岸边不慎落水,被水流带到河道中央。危急时刻,岸边一位小伙跳进湍流中救人,随后众人合力将溺水儿童成功救起。
平安提醒
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升高,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家长务必教导孩子深刻认识水域潜藏的危险,特别是河流、湖泊、池塘等自然水域,严禁儿童在无人监护时靠近。
此外,监护人需时刻留意儿童的活动动态,特别是在水域周边,务必确保儿童始终在视线可控范围内,谨防溺水事故发生。
Part.02
交通安全
【案例】3月19日,贵州黔东南岑巩县某小区上演惊心但又暖心的一幕。
一名5岁男孩蹲在一辆白色小汽车盲区被卷入车底。危急时刻,刚巧路过的岑巩县公安局民警立即阻止司机并组织周边群众合力抬车,约1分钟快速将男孩从车底救出。
平安提醒
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家长需与孩子共同牢记以下安全要点。
1. 规避驾驶盲区,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看护,确保孩子不在交通要道、停车场或社区出入口等交通状况复杂的位置停留,以免车辆启动、倒车或者转弯时撞到孩子。
2. 反复教育孩子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以免汽车突然启动或突然开门。
3. 驾驶者要养成上车前主动绕车一圈检查的习惯,尤其是在小区、学校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应当集中注意力,降低车速,小心周围可能出现的孩子。
4. 上车后启动车辆前,应先观察左右后视镜,必要时回头看一下侧后方盲区内是否有人或其它物体。
Part.03
网络安全
【案例】3月8日,宁波11岁学生小袁用父母手机刷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条陌生账号私信,对方自称“警方”,声称小袁父母涉嫌重大诈骗案件,若不配合调查将被立即逮捕。
起初小袁心存怀疑,但视频通话后对方身着“警服”出示“警官证”,并以严厉语气威胁。小袁被吓得手足无措,偷拿父母手机按指示操作,短短几小时内完成77次转账。
直到小袁父母发现账户异常,这才意识到孩子遭遇了诈骗,随即报警。
平安提醒
冒充公检法诈骗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来说杀伤力极强,此类诈骗手法隐蔽性强,未成年人在面对骗子恐吓时,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上当受骗!
为防范孩子落入诈骗陷阱,家长要保管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平日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性,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明确告诉孩子,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小红书、抖音等工具办案,也不会使用互联网发送“拘留证”“逮捕令”等文书,更不会索要密码或要求转账。
如发现孩子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第一时间拨打96110或110报警。
Part.04
防范毒虫叮咬
【案例】近日,广西南宁,一段蜂群围攻男孩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显示,一名男孩在马路上被蜂群攻击,倒地挣扎。随后,几名外卖员和路人出手相救,在大家的帮助下,男孩终于脱困。
平安提醒
随着春季来临,大家外出游玩活动日益增多。但此时也是马蜂等各类虫子活跃的季节,家长和孩子要提高警惕!
1. 春季野外、公园、小区绿化处花朵盛开,也是蜂类筑巢高峰期。出行时留意周边,远离树木、花丛及屋檐下等易有蜂巢的地方。野外游玩切勿靠近、触碰蜂巢,发现蜂巢应联系物业、消防等专业人员处理,防止激怒蜂群。
2. 春季着装应避开黄、橙等鲜艳颜色,这类颜色易招蜂虫。同时,不使用香味浓烈的香水、护肤品等,减少因气味吸引蜂虫的风险。
3. 户外发现蜂虫在身边,务必冷静,不要惊慌呼喊、快速奔跑或挥手拍打,以防激怒蜂虫,应缓慢平稳离开。若附近有室内场所,尽快进入躲避。遭遇蜂群攻击,马上用衣物遮挡头、脸、颈等部位。
![]() |
![]() |
![]() |
![]() |
![]() |